有趣百科

学区房是什么意思,教育资源垄断导致阶层固化的结果!(2)

有趣百科
Tips: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长按图片存图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制定《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提出以后在重点中小学建设长期规划上,形成“小金字塔”结构,并在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来源等方面向重点学校倾斜。
    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重申了办好重点中学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做出在全国建立1000所示范高中的决定,可视为“重点校”政策的延续。至此,基础教育阶段“重点校”政策最终形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乃至县都先后形成了一大批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这些学校分布集中于县及县以上的大中城市。
    教育投入倾斜,教师资源配置倾斜,学生资源配置倾斜。对这些学校给予的政策优惠,使得他们有充足的营养成长,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示范窗口”,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远远超过其他学校,从而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生源,这样的一种“马太效应”使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随着一系列重点学校政策的出台,最终形成我国国家级、省级、地级、县级的“层层重点”的重点学校格局,拉大了学校差距,使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人占有。教师收入产生巨大差别,引发了教育不公平问题。我国的重点学校制度是以牺牲教育公平、正义为代价的,虽然“重点校”和“城市中心”的政策推动了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城乡间、校际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教育政策花更大的力量对弱势学校进行补偿。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改善,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起,重点学校突出的教育效益吸引着大量家长不惜交纳重金或者动用社会资源以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就读,产生了“分择校”、“权择校”、“钱择校”等择校方式,择校生分为“指标生”、“条子生”、“关系生”、“票子生”等五花八门的种类。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财务管理欠完善,部分重点中小学高额择校费入“账外账”,变成当权者“小金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有关中小学的腐败案件中,涉及择校费、借读费、赞助费的“账外账”是主要犯案资金之一。此外,择校费已演变为权力寻租的一种形式。一些掌握实权的人,为了子女就读重点学校,给学校批条子、打招呼,学校则通过送招生名额来协调关系。与此同时,重点学校的存在加重了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一些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为了扩大被重点中学录取的概率,家长们往往让孩子参加重点学校指定或者有密切联系的培训机构的培训班,俗称“占坑班”。就在这些乱象的背后,“就近入学”的概念也逐渐萌生。所谓“就近入学”并不是指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而是指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人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其实很早之前,就近入学作为国家办学的一种基本思想在很多场合被提及。尤其是那十年之后,该政策公开出现在政府纲领性文件中。譬如,198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鉴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差异很大,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力求使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与群众生产、生活相适应,便于学生就近上学。”
    1983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提到初中招生原则上采取划片就近入学的办法,以利于把小学生从过重的负担和压力下解放出来。